滨湖煤矿瞄准“无单体工作面”目标,在综合分析地质条件的基础上,积极探索实施“注浆锚索预加固复合型顶板超前支护技术”,近日率先在矿区实现工作面取消单体超前支护作业,提升了安全生产保障系数。
据了解,随着开采深入,该矿薄煤层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矿压影响不断加大,导致超前支护区域巷道变形量大、安全出口断面不足、作业空间狭小,使用普通单体或巷道支架被动支护的方式,存在支护时间长、工序复杂、劳动强度大等问题。
针对此,他们积极开展支护工艺改革与研究,围绕12层煤复合顶板比较破碎的特点,在12219工作面运输巷实施了“注浆锚索预加固复合型顶板超前支护技术”,用注浆锚索配合槽钢梁,超前100米对工作面顶板进行注浆预加固,使复合顶板形成一体顶板。
与此同时,他们还制定了顶板离层观测、顶底两帮收缩量观测、顶帮应力观测三个矿压项目观测方案,每天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、分析,时刻监督顶板受压情况和支护效果。工作面初次来压后,在保持支护强度和顶板安全不变的前提下,全部取消单体支护,打造了“货真价实”的第一个无单体工作面。
据介绍,目前,12219工作面已推采230余米,主动注浆锚索超前支护已施工500余米,顶板下沉量由传统支护方式的668mm减少到220mm,最大离层量由52mm减少到23mm,超前段顶板相对完整,坠网现象较少,同时作业空间、作业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。
“‘注浆锚索预加固复合型顶板超前支护技术’可以简单概括为‘超前加固、主动支护、矿压观测、取消单体’,增加了现场安全系数,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。”该矿矿长邓涛说,如果在巷道掘进时就使用该技术,可大幅节省工作面超前支护费用,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。
(通讯员 张胜奎)